写作的窍门,其实就是“抄爆款”❗️
2025-08-13 03:59:30
写作的窍门,其实就是“抄爆款”❗️
写作很难吗?
刚入门的学习者总有两大困难,不知道“写什么”和“怎么写”
最近读到一本超实用的写作书:《像大师那样写作》,作者袁德坤在美国搞写作教育20多年,构建出一套系统的训练体系。总结在书里,其实就八个字:精准模仿、刻意练习,也就是学习大师名作,有针对性地模仿,并多加练习。用现在流行的话就叫“抄爆款”!
袁老师说,大师们也都有模仿前人的经历,比如鲁迅模仿果戈里写出《狂人日记》;莫言早期三篇代表作,分别模仿克塔萨尔、茨威格和麦卡勒斯的名篇
这本书里,关于如何模仿+练习,专门设置了10门系统课程,其中有一些非常干货的内容,比如像大师一样运用写作三定律:鸡尾酒定律、多细节定律、三交叉定律
“多细节定律”里有一招“感官描写六法”,看完真的觉得受益匪浅。尝试用好6种感官魔法,就能让文字活起来
视觉:学契诃夫“不要告诉我月亮在发光,要让我看到碎玻璃上闪烁的光芒”。书中举例:把“客户对公司来信很不满”改成“客户冲进经理办公室,把信摔在办公桌上”,用“冲”和“摔”两个动作,让读者看到画面
听觉:沈从文在河街记录卖糕竹梆声、卖豆腐吆喝声、烟花女子对男人的骂声…书中习题就是,去夜市写摊主的各种吆喝声
触觉:与其写“泰坦尼克乘客遇险”,不如写“冰冷的海水已经漫过乘客的膝盖”。书中提醒,蜘蛛爬手的痒、鞋夹脚的痛,这些细微触感才是共情开关
嗅觉:陀翁《罪与罚》里楼梯上的卷心菜汤味,比十句“环境脏乱”更有冲击力
味觉: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,一口咬回童年。书中的作业,就是回忆童年最爱的食物
综合感官:书中示范美国作家写孩童顶风上学:“孩子们在时速45英里的狂风中蹒跚前行…只有两只眼睛从移动的衣服堆中探出微弱的光芒”,寒风刺骨的体感立刻扑面而来
这本书,撕掉了“写作靠天赋”的标签,用莎士比亚、莫言等大师案例,证明模仿是创作的必经之路。而且手把手用 10节课+75道刻意练习题,为我们提供写作的“实战指南”,门槛极低,上手极快
难怪连罗振宇都推荐:“这不是说教,是行动清单”
也许,精准模仿+刻意练习,这真的是普通人逆袭写作的窄门
#小红书兴趣季 #写作 #写作技巧 #写作练习 #仿写 #写作干货 #干货分享 @知识薯 #写作书 #写作教材 #新航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