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盾文学奖第十届获奖作品(2015-2019)
2025-08-07 01:08:10
茅盾文学奖第十届获奖作品(2015-2019)
#我的私人书单 #不懂就问有问必答 #读书推荐 #分享好书 #阅读书单 #文学 #阅读分享\n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(2015—2019)\n1.梁晓声,《人世间》\n《人世间》分上中下三卷,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,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,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10年代,多角度、多方位、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。周父是根红苗正的老一辈建筑工人,长子响应国家号召,上山下乡变知青;长女为追求“诗人”的爱情,远赴贵州农村插队;小儿子留在城市,成为工人一份子……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,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。\n2.徐怀中,《牵风记》\n1947年6月,鲁西南战役打响。投奔延安的女主人公汪可逾与旅长齐竞缘于对宋琴的共同爱好,建立了超常的友谊。作战中汪可逾被敌人逼入绝境,决心舍生取义,跳崖赴死未果,在昏迷中被俘,被营救回来5天后才苏醒。齐竞说自己作为一个男人,要知道她是否被敌人强暴,她愤怒已极,与齐竞断交。全书的结尾,汪可逾死了,连长和曹水儿宁愿自己犯错误,也要掩护军马“滩枣”仓皇出逃,“滩枣”后来移动完汪可逾遗体后才扑地而死。\n3.徐则臣,《北上》\n该小说阔大开展,气韵沉雄,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,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“秘史”。“北”是地理之北,亦是文脉、精神之北。大水汤汤,溯流北上,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,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、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、中国与世界的关系,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、经济、地理、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,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。\n4.陈彦,《主角》\n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,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、起废沉浮,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。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,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“中国故事”。\n5.李洱,《应物兄》\n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“落叶归根”两件事,以“应物兄”作为轴心人物,上下勾连、左右触及,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,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