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根文学
2025-08-06 18:08:00
寻根文学
⭐寻根派:\n有汪曾祺、王蒙等 80 年代初创作,“寻根” 口号是文学界开辟新路尝试,受现代化诉求驱动,还关联西方现代主义,借拉美文学(如《百年孤独》获奖)获启发,思考民族性与世界性。1984 - 1985 年相关理论文章,如郑义、韩少功等论述标志其理论思想渐成,强调对民族文化 “根” 的挖掘,不只是怀旧,更是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唤醒与艺术化呈现。\n-\n寻根派与知青文学关联深,早期知青文学聚焦个人情感记忆,寻根小说将其放大为集体、时代、民族记忆,呈现乡土的人伦美德或劣根性、生存困境 。因作家对城市审美把握不足,且农业大国乡土可溯源历史,故转向文化寻根,但存在一定程度回避现实批判的问题\n \n⭐直接寻根派:\n汪曾祺、林斤澜、郑义、韩少功、阿城、李杭育等作家作品,如汪曾祺《受戒》写故乡记忆与怀旧情调;阿城《棋王》借知青故事,从传统文化寻理想精神,展现对朴素生命意识等观念,体现寻根文学挖掘民族文化根脉、关注乡土与传统文化的特点\n \n⭐间接寻根派:王安忆《小鲍庄》、张炜《古船》、贾平凹、莫言等创作,像莫言《红高粱家族》以家族叙事,将民族文化之根与生命活力融合,展现独特艺术表达与对民族历史、生命的思考,拓展寻根文学维度\n \n#现当代文学 #汉语言文学考研 #中文系 #文学考研 #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 #汉语言文学保研 #当代文学史 #汉语言文学考研 #汉语言文学保研#考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