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人读经典名著晚不晚
2025-07-30 09:11:23
中年人读经典名著晚不晚
年少时我对经典名著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,很多中外名著当时都只听过名字,但并没有真正读过。我比较笨,学生时代学业负担重,整天疲于应付各种考试,没精力读那些所谓的“闲书”。大学毕业后又阴差阳错进了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,成天心浮气躁,根本静不下心来好好读书。\n📚\n直到步入中年,我才真正开始阅读那些经典。确切地说,我是35岁以后才开始阅读我国古典名著,读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契诃夫、福楼拜、巴尔扎克、简·奥斯汀、马尔克斯……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我小时候都听过,但一直过了20多年后我才真正阅读他们,真正懂得欣赏他们,实在是惭愧之极。惭愧之余,也时常自我安慰:这些经典我直到今天才能勉强读懂,若换作20年前,读了肯定也是白读,我就这样轻易原谅了自己。\n📚\n我曾设想,假如我十几岁时读《红楼梦》,能读出什么?我相信当年的我顶多也就翻翻第六回《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》,翻完第六回之后就把书抛到一边,再也没兴趣往下读。同样,以我的悟性,如果十几岁时读三国演义、水浒传、西游记,顶多也就看个热闹。而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伟大作家,我年轻时肯定是读不进去的。有些书,不到一定年龄,没有一定阅历,真的读不进去,也读不懂。\n📚\n关于读书,我曾经在《新周刊》上看到一段文字,十分认同:“阅读完全不必盲从‘人生必读书单’,读书不是拼KPI,而是在建构、健全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趣味体系。不要轻易将选择阅读的权利交予别人,这是我们微小而慎重的自-由。”\n📚\n管他四大名著还是十大名著,其实也都不是非读不可。名气大的书你不一定喜欢,也不一定适合你,读书完全是个人私事,自己喜欢最重要。我之所以在将近40岁“高龄”回过头来读那些经典名著,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年轻时错过了太多好书,我需要补课,需要“建构、健全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趣味体系”。\n📚\n尽管有时我也难免会想:要是当年早点读某本书就好了,这样这辈子就能多读几本好书。但有句话说得好:读一本书,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何况有些书也不是越早读越好,毕飞宇的《小说课》里有一段话,我常用来安慰自己:“一本书,四十岁之前读和四十岁之后读是不一样的,它几乎就不是同一本书……我热爱年轻,年轻什么都好,只有一件事不靠谱,那就是读小说。”如今我已年过不惑,这么说来,读那些经典小说年龄正好,一点都不晚。\n#读书笔记 #经典名著 #读书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