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--《增广贤文》
: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历史系选读书籍,第308本。

本科期间,我就喜欢阅读史景迁的著作。他的作品独具魅力,富含强烈的故事性。他擅长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巧妙编织成引人入胜的篇章。这样的叙述手法不仅使历史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,更能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。\n \n明代万历年间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被派遣至中国,以传播天主教为使命。他学习中文,矢志不渝地在中国内地推广教义,直至在北京辞世。作为天主教在华传教的先驱人物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,利玛窦的贡献与影响既深远又重大。\n \n本书聚焦于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精心构建的记忆宫殿。史景迁巧妙地利用八个记忆碎片,包括四个汉字与四幅圣经版画,细腻地勾勒出了十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图景。书中不仅详尽叙述了利玛窦在中国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,还展现了他传教活动的点点滴滴,以及他与明朝官员、士人之间深厚的交往。这一切,为读者缓缓铺展开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。\n \n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,史景迁拥有独特的跨文化视角。他能够从西方人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,同时也努力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。本书探讨了十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,能够激发读者对不同文化间交流与碰撞的反思。#历史系 #历史学 #日常读书 #史景迁 #史景迁作品集 #史景迁文集 #利玛窦 #我会被文字打动 #我的私人书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