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诺奖|我和莫言都希望她获奖!
2025-07-28 17:00:48
聊聊诺奖|我和莫言都希望她获奖!
🖋️残雪从一个似乎是病入膏肓的世界里,创造了一种象征的、新鲜的语言。\n—— 美国《纽约时报》\n \n🖋️残雪写的小说,是中国近年来最革新的——她的小说好像不能放进任何一个单一的范畴。\n—— 英国《时报》\n \n✨2012年,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在颁奖前的记者招待会上,有人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人,他说,我不预测,但我希望是中国的女作家残雪获奖。\n \n✨苏珊·桑塔格说,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,我会毫不犹豫地说:残雪。\n \n✨她被称为“中国的卡夫卡”。\n \n✨国际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认为,她比莫言、余华、苏童在想象力和思想深度上更胜一筹。\n \n🔻1983年,残雪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《黄泥街》,后在丁玲的力荐下发表,成为中国重要的现代主义先锋派作家。\n \n🔻之后的四十年,残雪笔耕不辍,发表了《五香街》、《侵蚀》、《茶园》、《边疆》、《少年鼓手》、《黑暗地母的礼物》、《西双版纳的女神》等作品。\n \n🔻就像残雪自己说的那样,“ 从我拿起笔来写作的那一天起,我就开始了正式的长跑 ”。\n \n📚初次阅读残雪的小说,破费思忖,后来读到她的《残雪文学回忆录》中的一段话,才明白阅读残雪、特别是阅读残雪的长篇小说,或许应被视作是一种“劳动”,而非“消遣”。\n \n📚她说,“我的文学是向人的本质突进的文学,而这类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纯粹的、具有高度哲理性的诗的境界。一般来说,读我的长篇简直就是暗无天日的艰苦劳动,而读短小的文章可以将劳动时间化为很多小块,却又不影响收获诗情画意。”\n \n📚她还说,“ 向内的文学实际上比大部分表面层次的向外的文学要宽广、宏大得多,因为我们各自开掘的黑暗地下通道所通往的,是无边无际的人类精神的共同居所。”\n \n📚残雪的作品里有天马星空的想象、有原始洪荒的张力、有泥沙俱下的丑恶、也有空濛怪异的梦境,这种纯文学性的、哲学性的作品值得怀有敬意的认真阅读。\n \n#聊聊诺贝尔文学奖#小红书读书会#书荒焦虑求推荐 #我的私人书单#残雪#莫言#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#笔记灵感\n@人文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