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--《论语》
: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本人年度愛書出現了🫶好喜歡台灣文學

這本書滿足了我最近看書的所有偏好:女作家、女性敘事、幾乎全女主角、台灣文學、馬華記憶。\n \n作者文筆獨特,俐落而後勁十足,我總會停下來回味這段話、這個用詞。「馬尼尼為太會寫作了」,我總感嘆。讀完這本書是在一個雨夜,重讀在晴天,裡面詭譎的情節還有令人唏噓的人事那樣深刻,濃得像雨林的一次大霧,籠罩了整場人生\n \n🏠《故鄉無用》是台北文學年金得主馬尼尼為的首部長篇創作。作者馬尼尼為以故鄉馬來西亞為背景,以「無用」為核心,講述家裡人和同鄉人或痛苦或平庸或怪異的生活。\n \n🌙馬尼尼為寫開咖啡舖養十四口人的外公、故鄉怪力亂神的奇聞、高燒後腦子不靈光的阿嬌姨、純樸的母親。「月亮風箏,月亮風箏,月亮風箏有三個角,月亮風箏有三條線」。馬來民謠《月亮風箏》反覆出現在這部作品裡,看似無用,但作為故鄉情感的象徵,是馬尼尼為認識故鄉、還原故鄉的憑證。金色、白色、紅色、黑色、白色、藍色,識別度高且跳脫的顏色也不斷出現,用來形容動物、自然、鬼神。\n \n👺書中寫「死亡」,鬼氣森森的馬來民間傳說讓作品蒙上神秘的色彩,死亡背後,是南洋家族的離散,接受外界衝擊的無所適從。通過文字可以感受到馬尼尼為對於故鄉的情意,「無用」不是嫌棄、不是自鄙,而帶著反叛意味。「無用」的是迷信鬼神、甘願在破敗頹靡環境裡苟活,永無發達之日的同村人;「無用」的是「背叛」家鄉,在異地漂流後,發現自己早已長出故鄉血肉無法割捨的「我」。故鄉無用,故鄉有情。\n \n🐱馬尼尼為是馬來西亞華人,住在台北超過20年,近年來一直關注動物議題。她加入台灣動物收容所,兩年間田野訪問29次,以逾150張畫作及9萬字為「毛孩子」寫作品《今生好好愛動物:寶島收容所採訪錄》,現依舊在收容所當義工,並自養貓兩隻——阿美和來福。#馬尼尼為 #马华文学 #台湾文学 #新书推荐 #好书 #读书 #读书推荐#书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