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我其实不想推这本新书的
2025-07-24 19:50:27
说实话我其实不想推这本新书的
因为这本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写的太犀利而又“残忍”
“哲学系在市场上卖不出智慧,历史系卖不出幸福,文学系卖不出美丽”——翻到句的时候,情绪有点崩
不是因为它讲的是学科,是因为它讲的是我们。一个连“智慧、美丽和幸福”都要靠算法估值的时代,早就默认了什么才是“值得存在的东西”
但这本书真正让我不安的,并不是这一页,而是整本书像是在撕掉一个文明自我安慰的遮羞布
它叫《AI文明史・前史》,听起来像是介绍AI的技术变迁,但读完才发现,它讲的不是AI怎么变强,而是我们怎么变得越来越像它,甚至连“被淘汰”这件事,都变得像个理所当然的统计学结果
书里提到一个词:“人类当量”。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冷酷到发麻的计量单位:现在AI生成一个单位“智能”的成本,是人的1/6000,且还在下降。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类的脑力劳动,在资本逻辑中都已经“不值得”了。当AI不仅更快,还更便宜、更稳定,甚至更听话,谁还需要我们?
可怕的是,我们不是突然被取代的,而是自己走进了“高效剥削”的系统:算法不是中立的,它是一面镜子
你用超时拼单,它就把“超时”设成标准;你用自愿加班赢得KPI,它就让“自愿”成为最低要求。慢慢地,你不是被系统逼着跑,而是自己在跑步机上拼命,怕一停下来就摔出去
而这些不是技术问题,是文明的问题
AI不是在“思考”,它只是被喂养和训练。而人类之所以为人,从来不是因为我们有多聪明,而是我们会问“为什么要聪明”、我们会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、我们会把不合理活成诗。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叫“文明契约”——在超级智能面前,我们唯一能保住的,不是智力优势,而是价值体系
如果还要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震撼感,那就是:当智能不再稀缺,人类到底还能靠什么证明自己值得存在?
不是技术悲观,而是文明自问
不是不想推,是太太太太值得读。只是读完之后,你再也没法轻松地面对“努力就有回报”这种幻觉了
你会意识到,今天你活着的方式,就是未来AI对待你的方式
#新书 #我的私人书单 #科技互联网 #人工智能 #生活哲学 #职场干货 #好书推荐官 #张笑宇 #小红书兴趣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