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锁《泥潭》
2025-07-16 00:44:45
解锁《泥潭》
解锁新书最快的一次,感谢同事妹妹借我首读。
在泪眼婆娑里,认识了刘楚昕,知道了《泥潭》;在预售8分钟30万册的狂飙里,我却迟迟没有买住;在今天刷到已销售50万册的报道里,我看完全书。
视角独特。以三个亡灵的视角,来写对人生的回顾与反思,可谓独特。亡灵,赋予角色人物极大的自由度,它不但能不受拘束地反思自己,同时也能观照社会现实,这其中既有第一人称,又有第三人称,增加了看问题的角度,作者写来开合自如。据报道,作者刚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呈现方式,经过了多次修改,但目前的呈现方式无疑是成功的。
形式新颖。三个亡灵,三个篇章,每个篇章的写法都有区别。比如第一篇章,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反复出现,一下子将读者拉紧,你的注意力不敢有丝毫跑题,否则,就会夹生内容,影响接下来的阅读,这保证了关注度上的始终如一。第二篇章,一些段落,竟然不设标点,这很少见,你在读的过程中,还要断句组句,虽然增加了阅读的难度,但拆盲盒一般,倒也挺有意思。第三篇章,出现了大量的书信,形式上又让人耳目一新。
主题深刻。作者写这本书是缘于他对康德的名言关于“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”的思考。就是当一个人陷入人生的泥潭,不知道该怎么办时,应该怎么做?作者的思考是,应该遵从内心的道德。于是,他借助辛亥革命序幕——武昌起义的背景,写了宗社党人、革命党人、马神父三个人物的死,旨在表达人在巨大外力作用下的历史境遇中如何安顿自己。
谁的一生,能不遇到至暗时刻呢?
当你处在困境里,不要恐惧,也不要绝望,你心底深处道德的闪光,将指引你走出泥泞,走向阳光。
若你正彷徨无助,来看《泥潭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