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--《增广贤文》
:

出版小编辑说·百万级爆款新书花落谁家?

出版小编辑说·百万级爆款新书花落谁家?

出版小编辑说·百万级爆款新书花落谁家?

某打品公司老总和我说,2025年过去一半,还没见一个百万级爆款新品,蛤蟆先生漫画版热销,还在冲七位数。直言很有经营压力,联手大出版社、大渠道、大IP、搞非书业,自己满意的品迟迟出不来。另一个合作方老总搁下内容计划,我们达成的选题合作延后,说最近必须把几个品推爆,全国跑了几轮。我虽无缘参与市场出版一线战场,与他们线上线下交流,多少感受到闯市场的状态,与出版社运行不在一个时空。 今年除了蛤蟆先生,历史是一群喵、哈小浪等品牌亮眼,更不必说中信版DK破亿元、西游记绘本破500万套,还有往年爆品持续热销,跨越200万、300万门槛。大众阅读也有好数据,人邮社Deepseek上市当月破30万本,刘楚昕新作业绩亮眼——算是今年作者新面孔。成人书定价较高,利润空间也相对高一些。蔡澜先生去世带动一波图书销售,邓紫棋推出首部科幻小说必然爆款,我社全力打造王晶新书即将面世,部门小伙伴连续磨好久的稿……可见,百万级是结果,百万级更是漫长征途。相信众多市场资源方正加紧蓄力,上半年忙生产忙出书,进入下半场应该是见真章显成效的时刻了。 小编好似参与了,当然不是指出版社流程,可我实际上并非局中人。听过见到的过于零碎和表面,还没摸到门槛。手头缺乏大爆款资源,做单品爆品精品底气还不足,而且出版单位也玩不起市场竞逐。 还是抓住能抓的东西,不需要上帝视角,可能也没那么泄气。比如,多懂得百万级爆品内容规律,这其实是“做两头还是做中间”的读者定位问题,面对需要满足和影响的百万级人群,对内容调性的设定,对图书品质的理解大不一定。尤其当我看到某头部操盘手对着数十年来连续出版书籍进行研究、翻新时,忽而意识到做书挺人类学!文化的连续性和积累功能,原来可以这样被理解。 出版赛道拥挤另一个重要特点是,作者和新书不仅要与当下市场充分竞争,要与黄金时代名家巨著好选题激烈竞争,就连几千年前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,都来与我们抢读者,其他行业鲜有这么拥挤。也因此,新作者新作品新编辑闯入,要想在这口仅千亿年产值锅里抡马勺,何其难也!便是图书销售端,越是市场图书越能清晰感受到字节跳动连接万物的强力存在,流量和算法的不确定不知是喜是忧。 小编辑能抓住的,除了单品爆品精品执念,认准好作者好内容,努力搭建自营销体系(某大佬对我再三强调一定要做),内容好一定不会差。 百万级是诸神的战场。小编辑修炼小气候,离战场近一点又不被炸,总能看得更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