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--《中庸》
:

我的新书《猫鱼》

我的新书《猫鱼》

我的新书《猫鱼》

《猫鱼》上架后,不少人问起我书名的意思。每次我企图解释,都觉得似乎不够准确。它对我的意义,也许弥漫在整本书中。\nㅤ\n“猫鱼”是当年的上海话,菜场出售一种实该漏网的小鱼,用以喂猫,沪语发音“毛鱼”。随着以后猫粮的出现,它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……\nㅤ\n我的童年物质生活极其匮乏,哥哥和我经常拿着碗,到左邻右舍去问谁家那天买了鱼,能不能把无法吃的部位留下给我们。待拿到鱼鳃、鱼肚肠后我们就回家煮熟,再拌一点剩下的泡饭倒进猫碗。整栋房子都飘着鱼腥,猫咪不会饿了。有时,我们也去菜场买猫鱼。\nㅤ\n前两年,哥哥在怀念他恩师孟光的文章里,写了这样一件往事:\n“有年冬天很冷。天还没亮,土冻得比石头还硬。阿姨拉着我去菜场买菜。她排菜队,我排鱼队。但轮到我的时候她还没来。我身上有两分钱,便买了些猫鱼。\n回家后发现其中一条小鱼的鳃还在动,那圆眼在向我祈求怜悯。突生恻隐之心,不忍心将它喂猫。找了只大碗,放满水,那小鱼居然在里面游了起来。可惜不久碗里的水就结成了一块冰。鱼成了冰中的化石。没办法只能将它倒入马桶里。傍晚时发现冰化了,小鱼又活了过来。\n如今许多小孩生活中充满magic:圣诞老人,牙齿仙女等等。我童年的magic只有那条小魚……”\nㅤ\n书名《猫鱼》是金宇澄先生起的。他在书的序言中写了:“……同样难忘还有“猫鱼”的蓦然回首,它就此一路紧紧相随,一直对接到了去岁,待她询问这部新书的书名时,这两字脱口而出,它仍然、当然还活着,顽强生命的本身,始终那么弱小和无助,自带显而易见的尾声,却仍旧是在坚守之中,苦苦期待。”\nㅤ\n我相信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童年的“猫鱼”。它是我们余生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,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每一个“奇迹”。\nㅤ\n同时,它象征着那些已经、或者正在记忆中消失的昔日,将在书中跟哥哥那条神奇的猫鱼那样,死而复生。\nㅤ\n#陈冲 #陈冲自传猫鱼 #猫鱼